下文中,仁昊偉業主要會為您介紹一下5G連接器上市公司的一些信息。采購5G連接器產品,選擇上市公司當然好,但一些還沒上市的公司中,也有一些是值得用戶去信賴的,比如德索五金電子。仁昊偉業,是一家專業的射頻連接器廠家,有著15年的射頻同軸連接器生產制造經驗,對于5G連接器產品的研發生產設計,駕輕就熟,可以很好的滿足廣大用戶對于5G連接器產品的需求,如果您需求采購5G連接器相關的產品,請直接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400-6263-698,專業工程師免費為您服務。
購買5G連接器,其實仁昊也不錯,采購電話:400-6263-698,大量優質5G連接器等你挑。射頻同軸連接器的型號由主稱代號和結構代號兩部分組成,中間用短橫線“-”隔開。主稱代號射頻連接器的主稱代號采用國際上通用的主稱代號,具體產品的不同結構形式的命名由詳細規范作出具體規定。結構形式代號射頻連接器的結構。本篇文章,仁昊小編主要介紹了幾大知名的5g射頻連接器上市公司。排名不分先后,新湖們可以了解一下。
一、信維通信
深圳市信維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信維通信”)是一家技術水平國內領先、致力于移動終端天線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及上市公司。股票代碼:300136,簡稱:信維通信,現注冊資本13334萬,面積10000平方米,主要產品為移動終端天線,可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及上網本等各類便攜式移動終端通信設備,產品主要應用于手機行業。除銷售移動終端天線產品外,公司還為客戶提供移動終端天線系統設計方案和手機整機射頻無線性能測試及解決方案。
主要研發和生產移動通信設備終端各類型天線,包括手機天線/GPS/WIFI/手機電視/無線網卡/AP天線等。信維憑借扎實雄厚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快速成為享譽行內良好口碑的小型天線供應商。迄今為止,信維客戶已經覆蓋國內外知名手機廠商和方案商以及ODM/OEM廠商。
惠州碩貝德無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碩貝德科技)是領先的移動通信終端天線企業和一流的智能終端部品組件供應商。成立于2004年2月,2012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322)。現旗下擁有5家控股子公司:蘇州科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凱爾生物識別科技有限公司、惠州碩貝德電子有限公司、深圳碩貝德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碩貝德科技(美國)有限公司;2家全資子公司:碩貝德韓國有限公司、臺灣碩貝德無線科技有限公司。
業務方向涉及移動智能終端天線、精密模具設計制造、塑膠及金屬結構件、無線充電產品、指紋及傳感器模組、半導體先進封裝測試、智能檢測治具及裝備等領域。產品主要應用于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筆記本電腦、汽車、無人機、安防監控等領域。公司堅持以創新研發技術持續為客戶創造增值服務,與多家國內、國際知名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
深圳市麥捷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麥捷科技”)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家由博士、碩士類人才群體組成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于2012年5月23日在創業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319,注冊資本21,538.6609萬元。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及銷售片式功率電感、濾波器及片式LTCC射頻元器件等新型片式被動電子元器件和LCD顯示屏模組器件,并為下游客戶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和元器件整體解決方案。公司主導產品屬于高端被動電子元器件,其設計、制造具有高精密性。產品廣泛用于通訊、消費電子、工防電子、計算機、互聯網應用產品、LED照明、汽車電子、工業設備等領域。公司的主要客戶為中興、華為、聯想、小米、冠捷、TCL、長虹、酷派、魅族、康佳等國內一流企業。
深圳市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盈精密”)成立于2001年7月,是一家專業從事移動通信終端、數碼及光電產品等配套精密手機金屬外觀件、手機金屬邊框、精密電磁屏蔽件、微型精密連接器等產品研發、生產、經營的高成長型股份制企業,也是國家、深圳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長盈精密堅持以國際行業龍頭為標桿,以持續創新為動力,以自主品牌經營為核心,致力于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移動通信終端、數碼產品和光電產品精密金屬外觀件領域的領銜企業。
經過近10年的發展,在國家及深圳市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扶助下,憑借精密電子零組件制造行業經營經驗、核心技術及產品,結合企業科學管理,已發展成為國內集高端精密電子零組件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骨干龍頭企業和著名品牌,先后獲“深圳巿工業500優強企業”、“深圳市自主創新行業龍頭企業”、“深圳市自主創新百強民營企業”、“寶安區綠色環保示范企業”等殊榮,并于2010年9月2日成功登陸A股創業板(股票代碼300115)。
“5G連接器上市公司廠家排名名單,其實仁昊也不錯!”文中使用的配圖均是仁昊攝影團隊高清原創拍攝,僅供用戶免費查閱,請勿轉自其他商業用途,謝謝配合。了解5G連接器技術知識,可進入我們的5G連接器專題頁面查閱,頁面地址:http://m.kataqita.cn/5g-connector/
闡述一下高速通訊5G連接器的優勢最先出現在仁昊偉業。
]]>歷經多年,經過華為的不懈努力,中國終于進入了5G時代。各大品牌的5G手機也上市,中國網絡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資費套餐一同熱銷起來,面對這樣的場景,不得不感嘆技術發展之快。那么你可知道高速通訊5G連接器的優勢是什么?下文中,仁昊偉業科技工程師將重點為您介紹一下5G高速通訊連接器的優勢。
本文來源:http://m.kataqita.cn/5g-zixun/8997/
闡述一下高速通訊5G連接器的優勢最先出現在仁昊偉業。
]]>采購5G連接器:400-6263-698,或直接在線咨詢客服。
在之前的時候,小編給大家分享了5G產業鏈上游器件中,高頻覆銅板、電磁屏蔽和導熱器件、塑料振子的相關情況,今天,我們繼續就《5G基站上游迎電子企業參與良機》這份報告,來給廣大用戶介紹當中提及的最后一個相關器件:連接器。
通訊領域,較多的使用到連接器相關的產品,主要基站天線、BBU等設備中使用,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配件之一,包括射頻連接器、電源連接器、背板連接器、輸入輸出連接器和印制電路板連接器等。
5G時代將采用大規模陣列技術,天線陣列與射頻均設計在PCB板上,由于通道數變多使得傳統饋線連接方式已不能滿足需求,天線陣列與射頻收發器將通過板對板方式相連,這意味著連接器的使用數量將大幅增加。
“通常情況下,開車時速在每小時60公里時,剎車傳輸時延60毫秒,那么剎車制動距離就是1米。但5G提供了很低的延遲,自動駕駛把時延控制到1毫秒,制動距離就能縮短到大約17毫米——這才能滿足應用環境需求。”專業人士在MWC會前的溝通會上這樣說。
上述高可靠低時延通信,是5G的重要用例之一,5G能夠將時延從以往的20-50ms縮短至1ms。MWC 2019上海展會上出現的包括遠程醫療、智能制造、無人機等在內的各種5G使用場景都在此范圍內。除此之外,5G應用的重要特性還包括了eMBB(增強的移動帶寬),也就是高頻速度快,比4G快100倍;以及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或者說大規模物聯網,把終端密度提高到每平方千米100萬的程度,也是當前水平的100倍。
對5G基建的各層級供應商來說,要做到如此程度的提升都面臨不小的挑戰。從TE Connectivity作為連接器制造商的角度來看,也能管中規豹地了解,這其中的難度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以及從中更多地理解,5G基建相較4G的一些顯著變化。
5G架構相比4G哪里不同?
從表征來看,5G就是低時延、高帶寬及大量設備通信。在基建架構層面,5G網絡的核心網和無線接入部分都發生了變化。核心網部分,主要是各類大數據量的應用,對核心網的處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這部分最大的變化就是4G的S-GW/P-GW網元在5G時代剝離出了控制面(CP)和用戶面(UP),而用戶面功能實際還下放到了接入側(下圖中的MEC)處理。
5G對基站數量的要求驟然變多,畢竟eMMB需要使用更高的頻率。傳統的這種D-RAN架構,每個蜂窩基站(cell site)都要求專門的BBU和RRU,另外還需要配套的電力、制冷、路由功能供應。如果按照這種架構去大規模增加基站數量,那么基建費用和運營成本就會激增。所以不少無線技術和架構都涌現了,這其中包括了MIMO、CoMP、載波聚合、vRAN,還有現如今的C-RAN架構(云RAN或中心化RAN)。
C-RAN的主體就是把BBU做了集中處理,移到了中心位置形成BBU池,和RRU徹底實現分離。BBU池能夠共享物理基礎設施,包括路由器這樣的網絡設備,當然還有空間、電力、制冷系統等。這是降低成本一種很好的方案,而且提升了架構的彈性。另外C-RAN也算是可持續綠色能源的一種方案,在一個BBU池中采用可再生能源總是好過分開的大量基站設備的。
MWC展會上的長飛光纖5G前傳光模塊
這個時候,RRU就安裝在千米、萬米以外的遠程蜂窩基站上。那么BBU到RRU之間的部分就需要有傳輸網絡了,這個傳輸網絡即是運營商常說的“前傳(fronthaul)”。而且前傳也實質上成為5G發展的一個重要焦點。我們也在MWC 2019上海展會上看到了不少前傳光纖和光模塊展示。
除了C-RAN架構將BBU做了中心化處理,遠端的RRU和外部天線也發生了變化。在5G網絡中,RRU形成了新的AAU(架構圖中的AU,有源天線單元)。這其中涉及到AAS有源天線系統,其特點就是集成了有源射頻電子元件與無源天線陣列,而不再是單獨的天線。
AAS系統的主要作用有兩個,其一是有源天線可將信號專注到一個特定的方向,這樣一來從基站抵達特定設備的信號也就更強,這就是Beamforming波束成形技術。第二,這里的天線陣列就是MIMO天線,通過多個無線信道同時服務多用戶,實現MU-MIMO。
5G對連接器提出何種要求?
陳家輝也在交流中提到了上述5G架構轉變的三個核心要素:C-RAN架構的普遍采用、前傳需要采用新的傳輸技術,以及AAS有源天線系統。此外,C-RAN架構變化本身還帶來了更多屬于5G的特性,比如C-RAN普及之后,移動邊緣計算(MEC)也就可行了:將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和存儲器放到BBU池旁,得以實現本地內容緩存,進一步減少網絡時延。SDN(軟件定義networking)和NFV(網絡功能虛擬化)對運營商而言也是提供邊緣計算服務的彈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甚至可能改變運營商和云服務供應商之間的角色關系。
這么多新變化,對5G基建各層級的參與者而言都是挑戰和機遇,甚至包括了供電、散熱解決方案。比如有源天線系統中難度最大的高效率功放、小體積濾波器、高精度ADC/DAC等等。對TE Connectivity這樣的電子連接器制造商而言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蜂窩基站內的AAS部分組件的布局就離不開天線板、電子元件板和濾波器。密集住宅區域內的互補系統需要大量天線才能支持MU-MIMO,既然配有控制電子元件就需要新的連接解決方案。特別是6GHz及更高頻率的網絡需要高度集成化的系統,其中的射頻集成電路通常會在芯片組上表面集成天線。AAS內部和外部都需要高速I/O接口;系統可能包含電源、光纖及混合接口;除了互連器件和傳感器,還要考慮硅晶、雙工器和振蕩器等。
陳家輝提到:“射頻單元內部的連接必須能夠處理高速、高功率信號,滿足更嚴苛的電磁干擾、信號完整性和散熱性能要求。而且連接器還必須足夠小,滿足AAS對整體尺寸的要求。另外,天線元件數量龐大,元件之間需要大量連接,如何控制整體成本,以及連接器安裝過程中的操作性也很重要。”
TE Connectivity是怎么做的?
TE去年的財報將業務分了三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通訊解決方案(communications solutions),這部分的收益和利潤雖然相比汽車和工業業務的基數少很多,只占TE凈銷售額的13%,但增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其中networking設備、數據中心設備、無線基礎設施等占到這部分銷售額的近六成,所以在5G時期TE自然不愿放開這部分市場。
就TE通訊解決方案的布局來看,TE在5G產品中的覆蓋也比較廣,包括在5G設備終端、5G基站以及云計算數據中心、5G邊緣計算等。比如手機中的天線、傳感器、USB連接器,遠程蜂窩基站內的天線和射頻連接器、加固型連接解決方案,數據中心的高速連接等。
陳家輝反復提到,TE在5G高速高密度連接技術原本就有相應的技術積累,不只是“3G、4G建設時期獲取的經驗”,“TE在數據中心方面,從25G到56G一直有大量出貨,現在在做112G。這部分關于高速數據的應用原來主要在核心網數據中心這塊,包括交換機、存儲器或者說服務器。在5G高速部分,我們可以沿用以前的這些技術積累,再針對不管是C-RAN或者AAU的應用做結構上的調整,然后加一些散熱的技術,就能滿足不管是5G無線還是承載使用的需求。所以TE在這部分積累了比較多的經驗。”
“5G的AAU要通過光纖連接到C-RAN,這是個高速I/O口。以前5個G、10個G,現在5G就需要25Gbps了。相應的在我們現有產品的一些部件、結構性的cage、散熱性能方面做出調整,我們相對同行再這方面還是有很強的技術優勢的。本來TE在高速I/O方面就有著全球最大的份額。”這一點實際在我們早前采訪Molex市場副總裁Brian Krause的時候也得到過印證——即連接器領域,高速I/O產品的跨行業應用。
就5G架構變化的三個趨勢來看,陳家輝介紹說,針對C-RAN架構的BBU池,還有前文提到的SDN、NFV等,對速度、數據量、密度、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TE基于數據中心和云技術領域的積累提供包括電源在內的各類解決方案;針對AAS,TE本身就提供定制天線解決方案,另外也有高速I/O、內部連接器和布線解決方案、RF同軸電纜解決方案和天線模塊;針對前傳(以及后傳),TE的I/O產品組合包括SFP28、microQSFP、QSFP28和FullAXS連接器等,可用以支持更大量的高速光纖連接——TE宣稱在更靠近蜂窩基站位置,其高速產品組合能夠“支持更深的光纖穿透來后傳來自小基站的流量”。
“要滿足大容量的數據傳輸,就有非常多的器件集成在一起。為了實現覆蓋舉例要增加相應的功率,帶來的熱量傳輸也是很大的。所以對連接器密度的需求,對熱量傳輸、可靠性、速率的要求,都對連接器提出了比以往更大的技術挑戰。TE在這部分研發了創新技術,包括ERFV這樣的一體式方案,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性能。”陳家輝表示。
“在散熱方面,TE去年研發的技術現在已經量產了。這種技術能夠把熱傳導提高30%以上,也是期望幫助客戶實現5G應用場景中系統的功能。在信號傳輸效率方面,通過低損的線纜組件,我們的高速數據傳輸線、內部線纜能夠在高速的情況下帶來很低的損耗,提高傳輸效率。”
這是5G造就的商機的滄海一粟,如MEC邊緣計算就能為包括TE在內的諸多供應商數據中心業務提供新的機會,以及前文提到的各部分解決方案變遷。實際上,5G更為開放的這種架構,靈活性和彈性,得以讓所有參與者奮力于5G技術,5G的商機遠非4G可比。
這篇文章轉自網絡,仁昊索團隊覺得這篇文章講解得特別深刻,故而轉載到網站供廣大用戶查閱。如果您對于文中的某些概念或者內容存有疑惑,可以發送郵件至sale@renhotec.com向我們咨詢。更多5G連接器相關的技術文章,我們更新在5G連接器專題頁面(http://m.kataqita.cn/category/5g-zixun/)。如需采購5G連接器相關的產品,請直接撥打我們的電話:400-6263-698,專業工程師免費為您服務。仁昊偉業科技,是國內專業的電子連接器生產商,至今已有十四年的歷史,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所有德索人都已做好了準備。
本文來源:http://m.kataqita.cn/5g-zixun/8963/
]]>簡述5G連接器基站發展史最先出現在仁昊偉業。
]]>不知您對于5G連接器了解多少,知道與5G連接器相關的基站發展史是怎樣的嗎,下文中,仁昊偉業連接器工程師將重點您科普一下5G連接器基站的發展史。
1)5G基站前傳帶寬高達數百G至Tbps,傳統式BBU與RRU間的CPRI光纖接口壓力大,需在部分功能分離,以降低前傳帶寬。
2)5G面向多業務,低時延應用需更為挨近客戶,超大規模物聯網應用需高效率的處理能力,5G基站應具有靈活的拓展作用。
與4G基站的BBU+RRU構架不一樣,5G基站被重構為三部分:CU(中央單元)、DU(分布式單元)和AAU/RRU(遠端射頻單元)。RRU/AAU與DU之間的網絡稱為前傳,CU和DU兩者之間稱之為中傳,而CU到核心網兩者之間稱之為回傳。那樣的架構設計還可以更強的推動RAN虛擬化技術,還可降低前傳帶寬,同時滿足低時延需求。
本文來源:http://m.kataqita.cn/5g-zixun/8947/
簡述5G連接器基站發展史最先出現在仁昊偉業。
]]>射頻連接器廠商如何應對5G時代的到來最先出現在仁昊偉業。
]]>本文來源:http://m.kataqita.cn/5g-zixun/8941/
射頻連接器廠商如何應對5G時代的到來最先出現在仁昊偉業。
]]>